台灣資優教育交流之旅的感想   2011-12-16
   

《明報》在 1215有一則報導:「(教育局長)昨承認,早前政府提出招標(自行出版教科書)純屬『恐嚇』,只希望書商知難而退......

 

129我們參加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辦「百年特教 邁向精緻」系列活動,其中一個是座談會,題目是《從十二年國教談特殊教育的再向前衝》,主持人是教育部長吳清基,一位溫文爾雅的學者。面對兩位前輩(前教育部長郭為藩和名譽教授吳武典),吳清基必恭必敬,正襟危坐,還頻頻向他們請教。而香港教育局長通常在典禮的場合才看到,有時還坐在台下,老神在在的。

 

台灣的教育部長大都讀教育出身的,如郭為藩是法國特殊教育博士,吳清基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士、碩士、博士,其後在英國倫敦大學做後博士研究,做過教育部的司長、次長、組長、局長,是紅褲子出身。先不管吳先生做得好不好,內行領導代表尊重教育,而我們的特首委任教育長官不是著眼於教育,而是用來「拆炸彈」的。著眼點不同,教育格局便不同,證諸上述明報的報導,不禁感慨係之矣。

 

著眼點不同,格局便不同,姑舉資優教育一例。台灣教育部和大學學者聯手發展資優教育,從理論到實踐,從象牙塔到落區與教師並肩作戰,從台北走到高雄,我們都感到他們那股誠懇辦教育的熱誠。他們不尚空談,從出版的書籍可見:郭靜姿和王曼娜主編,教育部出版的《資優教育充實方案:理論與案例分享》,另外陳長益、陳美芳、陳偉仁主編的《分散式資優資源班經營實務手冊》已出了電子版,並上載台灣教育部網站(http://163.21.111.100/tlearn/BOOK_2011/Catalog.htm)。上述兩書有理論有實例,非常值得參考。

 

但凡走過的路,必有痕跡。香港教育局的資優教育痕跡在哪裏?不禁想起魯迅的「荷戟獨彷惶」。

返回

Powered by Friendly Portal System v10.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