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年級學生參加了一連三天的領袖紀律訓練營。
第一天,我入營探訪學生,學生的表現令我驚奇:齊整的隊型,一致的口號,面露決心的臉容,更奇的是互相擁抱,連校長亦敢抱個不亦樂乎。有點不可思議。
第二天再次入營探望學生,學生較第一天更投入、更「規範」。在晚間反思時刻,他們都懺悔了(當然要操控點環境以增強催化作用:動人的音樂、或明或暗的燈光、宣道人般的聲線......)。懺悔內容不同,懺悔形式卻相似:同學牽著老師的手,跪在地上(場面是否有點熟),面上或有或無淚痕(視乎懺悔的深度,我看見有些同學甚至哭到不能自已),希望得到老師的原諒。懺悔後還要「登山夜行」和反思,至深夜二時方休。我相信這個經歷(雖然是人為的)會在這群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學生烙下一個不淺的印。
第三天早上又入營,看見學生已有點累,聲已嘶,力已竭,但因為集會遲到,導師仍要他們反思為甚麼遲到,有甚麼方法可以保證以後不遲到。我欣賞導師這種不按本子辦事的精神,他們不會死按著時間表來活動,而是隨機點撥學生,這看出他們是有心的。當然這要付出代價(包括老師和我)--吃午飯的時間推至下午2時。
今天我亦看到了成果:五愛班的學生突然主動走到一群來日營的公公婆婆面前(留意:不是導師指派)打招呼,並告訴他們:我們是保良局馮晴紀念小學的學生,馮晴小學是全將軍澳最好的小學。公公婆婆不知是否礙於情面或基於群體壓力(被30多個著軍服、甚有紀律的學生圍著,不時聽到:「五愛班」,到,「我們一齊向公公婆婆說早晨」,公公婆婆早晨,「早晨,早晨」,好嘢!),頻說:「好,好,你們好乖,是甚麼學校話?」愛校、主動、合作、群體都在這處看到一點成果。
回到學校,每班學生跟著圍圈而坐,分享入營感受,我聽到有個學生這樣說:以往我們都有心病,這個不喜歡那個,那個不喜歡這個,現在沒有了,大家都是一個班,互相支持。學生所言或有誇大,但情感卻是真實。我想:一個火苗或許已播在學生心中。
我同時想起了行為主義大師史堅納(B. F. Skinner)的說話:「我們永遠不可能得到自由,所以自由必須用對於人類、人類行為及人類文化的制約來代替。」(《行為主義的烏托邦》【Beyond Freedom & Dignity】)
問題是:服膺人文主義教育信念的我們能接受這套思想嗎?如果不能,這火苗如何能吹得旺盛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