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發展方向 本校根據香港教育目標和保良局辦學宗旨,並配合中央課程改革路向,訂定校本課程不同階段的發展目標和方向。課程著重推動四個關鍵項目,提供學生所需的學習經歷及培養他們的共通能力。 特色

基礎學習領域各科特色 :
|
中文科
|
★ 小一至小二識字教學
★ 小一至小六閱讀教學策略
|
英文科
|
★ 小一兒歌詩歌教學
★ 小一至小六創意寫作
★ 小一至小六英文閱讀及寫作計劃
★ 小一至小六拼音教學
|
數學科
|
★ 小一至小六解難技巧滲入課程
★ 小四至小六運用計算機輔助學習課程
★ 小一至小六口算訓練
|
常識科
|
★ 小一至小六專題設計/ 研習技巧 |
普通話科
|
★ 小一至小三校本設計課程
|
|
|
其他校本設計特色課程 |
一年級
|
課 程 統 整
|
二、三年級
|
戲 劇 教 育
|
五年級
|
服 務 學 習
|
四、六年級
|
專 題 研 習
|
|
|
 課程發展方向

科 目 |
發 展 目 標 / 關 注 事 項 |
中 文 科
|
透過讀寫結合,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。
透過進修、實踐,探討「如何運用『電子學習』提升學生中、高階思維的能力」,
為開展「電子學習」準備。
透過集體備課,優化教學方法,提高教學效能。
|
英 文 科
|
Consolidate pupils’ reading skills
Enhance vocabulary building skills
Develop 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s through e-learning
Cater for difference
|
數 學 科
|
改善學生在課題上遇到的學習難點
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
運用電子學習優化課堂,提升教學成效
提升教師電子學習的運用
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專注力
|
常 識 科
|
加強科學元素及學習科學的氣氛
重點式滲入科學探究的技巧
培養學生對中國事的關心及國民身份的認同
以電子教學配合專題研習中的科學探究
課程內引入STEM元素
|
音 樂 科
|
透過創作活動,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
讓學生多聽、多演、多接觸
加強創作評估
提供學生認識藝術情景的機會
提供多元化學習的機會
試行跨學科學習,如音樂劇、唱遊、聲響設計
|
體 育 科
|
定立校本課程,規劃課程,著重小一至小三基礎活動,小四至小六則要學生掌握
四類學習領域中的8個項目。
加強學生體育素養,培養做運動的興趣。
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比賽,汲取經驗,挑戰自我。
有系統地訓練學生的體能。
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:做運動目的是令自己有信心、為自己定下目標。
利用社區資源,推廣運動,例如: 將軍澳運動場,將軍澳游泳池
聘請專業導師,讓學生在課餘時間,學習其他運動項目,例如足球。
讓學生認識傑出運動員。
根據學生的強項和弱項,編排教學進度,令課程更連貫。
|
視 覺 藝 術科
|
提供多樣化的創作媒介,培養學生的創意及想像能力
增加欣賞藝術作品的機會,加強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和評鑑能力
擴闊學生視覺藝術方面的視野及經驗:校內視藝創作活動、校外視藝創作活動、
參觀和展出作品的機會。
|
普 通 話
|
加強學生自學普通話的能力
設置普通話語言環境
提升學生的拼寫學習
|
服 務 學 習
|
透過全面推行學社制,提升學生歸屬感及建構共融的文化
透過服務學習的不同活動提升學生自信及領導能力
|
資 優 課 程
|
透過發展性取向的情意教育活動,加強學生的精進力及提高其主動性
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
提高學生對學習和活動的主動性
加強學生領導能力、組織力及承擔力
|
戲 劇 教 育
|
利用戲劇中的元素,培養學生的專注力、肢體發展、想像力、反應力……
發展學生的八項藝術能力:感官開發、創造力與想像力、語言表達能力、自我認識、
音樂能力、肢體運動能力、人際關係等
|
學 習 支 援
|
在輔導課課程中加入電子學習
加強協助「自閉症譜系」和「專注力不足」的學生
|

|